十三五时期,国家出台了众多利好政策,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原创国产音乐剧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,推出了许多作品,但引起社会反响、获得优质口碑的作品并不多,一般首轮演出之后,大部分都是“刀剑回鞘,马放南山”,能够继续活跃在舞台上的剧幕少之越少。原创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是一部充满着古典韵味,蕴含中国传统哲思和家国情怀的舞台正剧,但在表现手法又充满了时代感,突破了传统题材的窠臼,受到音乐剧迷们的喜爱。
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在原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,将观众常规认知的音乐剧需要流行音乐与戏剧矛盾冲突相结合,使《诗经采薇》实现了好听、好看、好美,同时又突破了一些观众认为音乐剧是舶来艺术,很难与中国艺术符号结合的认知,在叙事结构上更加突破以往最常见的线性叙事方式,令观众眼前一亮。
我作为编剧在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答辩时,专家评委团队对我们所采用的音乐剧的形式去呈现《诗经采薇》提出了种种质疑,从产业、到艺术、到受众、到舞台呈现,进而对故事内容、精神内核、人物塑造、视觉呈现等方面都进行盘问,最后演绎成了一次专家研讨会。由于问答时间过长,不得不被工作人员强行中断。在我被问得汗流浃背、面红耳赤地从答辩现场走出来时,我几乎绝望了,心里狠狠地“诅咒”挑剔的评委团队。但我突然顿悟,其实我们的作品已经打动了评委团队,如果我的作品不是他们需要的,他们为什么要这样“挑剔”,在这种心态下煎熬了一段时间之后,当在国家艺术基金公布的名单上看到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时,我反而觉得有了巨大的压力。如果得不到国家的扶持资助,这部作品作为商演,可以天马行空地修改,甚至架空历史和时空,一切围绕票房去努力,但得到了国家队的资助与扶持,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需要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水准。那么,这部作品能够承载这么厚重的任务吗?
之后,我们主创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,大大小小召开了十次研讨会,对作品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修改,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,演员演出服的每一个纽扣,舞台上的每一个舞台运作都进行了标准化,对待艺术我们绝对是认真的,对待观众我们绝对是负责的,对待国家艺术基金我们绝对是严谨的。
2018年10月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两场试演,每场1600人的座位座无虚席,第一天的演出我在台下没有敢上台谢谢幕,因为我害怕被否定,但观众的热情是高涨的。第二天的演出结束时,被邀请上台谢幕时,我感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情,但我的内心里变得更加惶恐,我们将接受更高的期待。
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出品人、制作人戴晓岚和我的内心是一样的,她说:现代舞台艺术是变化的,需要不断创新,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是过去,我们将肩负更大的使命,就是创造音乐剧“诗经系”。她把这一理念向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领导作了汇报,得到了领导的首肯。一位中央领导指出,这部剧既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,又有当代时尚的音乐元素,也有精美的艺术水准,但需要承载更大的时代课题。
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,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中英雄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千年,但英雄的形象品质却是可以提炼出“新英雄主义形象”概念,这个英雄主义继承了勇敢、爱国、爱家等奉献精神之外,他们的英雄情结和英雄行为,是值得当代人去传承的,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可以赋予新的时代特征。
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解读好中国舞台艺术的创新,并把中国故事引向世界,是我们这一代艺术从业人员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创作的使命,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所产生的效应属于这个时代的,也是属于社会的,这才是我们探讨问题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,艺术就是要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。(音乐剧《诗经采微》编剧、作词:戴有山)
原创音乐剧如何破壁?音乐剧《诗经采薇》破题作答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
【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】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上午来到嘉峪关关城,察看关隘、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,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。习近平强调,当今世界,人们提起中国,就会想起万里长城;提起中华文明,也会想起万里长城。长城、长江、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。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,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我们的国粹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
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。在赤峰博物馆,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,同古典民族史诗《格萨(斯)尔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。
2019-07-17
-
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才能有“生活”——记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汉中市南郑区七鸭子村位于黎坪镇以西8公里处,这个山沟沟里的小村子只有335户,1008个村民。村子虽小,却在这几年在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这些成绩,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,也与一个人分不开。他就是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2019-05-09
-
民间艺人17年间制作2000多张傩面具
近日,兰州甘肃民间艺人马正德在工作室里展示他制作的傩面具。据马正德介绍,17年间,他共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,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到四大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再到民间传说等,他都要仔细阅读史料,研究民间故事,梳理每个面具的寓意,然后画创作稿,湿木头晾干,再上浆,打磨,上色,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。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用于傩仪、傩舞、傩戏。傩面具种类众多,造型各异,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,然后敷彩上漆,表现出粗犷朴拙、庄典华丽。
2019-05-09
- 2012-04-26
- 2012-04-26
- 2019-08-28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7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