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4日电(袁秀月)国产纪录片迎来春天了吗?从各种数据上看,好像有这种迹象。
近日发布的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8年共有16部国产纪录片上映,累计票房5.26亿。去年大火的纪录片《风味人间》,线上播放量超过10亿。自2009年以来,纪录片产业规模增长了10倍有余。
但另一方面,纪录片依靠爆款拉动的现状还没变,多数纪录电影的票房惨淡,陷入高口碑低票房的魔咒。
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》
十年前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开始主持编写《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》,又被业内成为“蓝皮书”。那时,纪录片行业正处于非常低迷的时期,业内人士聚在一起都互相安慰——“虽然我们不赚钱,但是我们有文化”。2011年,中央电视台成立播出纪录片的专业频道,即CCTV9。
2012年,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现象级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诞生,纪录片行业似乎迎来某种转机。
之后,互联网开始在纪录片领域发力。直到2017年,纪录片《二十二》在院线上映,意外成为爆款,取得超过1亿的票房。
这十年,是中国纪录片成长的十年。根据蓝皮书课题组10年来的统计观察,纪录片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年增长。2009以来,中国累计出品纪录电影286部,而纪录片产业规模10年间也增长了10倍有余。
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海报
2018年,仍然是国产纪录片增长的一年。根据课题组保守的不完全统计,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46.02亿元,同比增长16.4%。生产总值为64.45亿元,同比增长接近7%。
过去的一年同样也是国产纪录片变革和调整的一年。2018年,国产纪录电影57部,其中,超过70%由民营公司出品。2018年院校上映的16部纪录电影中,半数以上是社会现实题材。
《出山记》《地层深处》《四个春天》《自行车与旧电钢》《生活万岁》《大三儿》《一百年很长吗》等国产纪录片涌入电影院,累计票房5.26亿。
不过,多数国产纪录片的票房成绩仍不容乐观,除爆款外,很多都存在高口碑低票房的情况。
《生活万岁》海报
电视纪录片也出现新趋势,2018年,中国电视频道共播出纪录片近7万小时,首播节目总量2.2万小时。纪录片栏目小幅萎缩,行业资源进一步向精品项目集中。地方专业纪录频道面临发展瓶颈,市场动力不足。
新媒体也开始挑战传统电视的地位,各大视频网站都在纪录片上加大内容投入,成为仅次于电视的投资方,为纪录片带来不少年轻观众。网络纪录片爆款频出,如《风味人间》《人生一串》等。
工业型纪录片不断成熟,品牌运作渐趋完善,新品牌陆续诞生,如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《风味人间》等,纪录片品牌价值逐步呈现。
《四个春天》海报
有机遇就有挑战,很多人认为,国产纪录片的春天就快要来了。不过,张同道对中新网记者说,他不是很认同这些概念,他觉得要看到行业一步一步往前走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
他说,国产纪录电影票房确实存在不均衡的现象,但纪录片是有空间的,如果没有,是我们没做出来。
新媒体的平台新,但人却并不全是“新人”。很多视频网站纪录片的从业者都是从传统电视媒体走出来的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认为,纪录片发展的核心还在于头部的内容。
而很多视频网站缺的正是生产优质内容的纪录片团队,他们也正往这方面发力,比如跟专业团队合作,挖专业人才等等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导演陈晓卿从央视离职后,在腾讯视频任职,做的第一个纪录片就是《风味人间》。
《风味人间》海报
在商业的运作下,《风味人间》早已形成了品牌矩阵。不过,陈晓卿不太喜欢品牌这个词,他称自己只是个手艺人。在他看来,所有餐饮品牌的东西都不是最好吃的。有的品牌会讲述很好的故事,但并不好吃。
所以他认为,不要用商业营销的东西来影响节目内容,靠拍美食节目给电商增加多少营业额,也并不是他们要做的。
他并非排斥工业化,但他认为,比品牌更重要的是价值观。拍美食纪录片,除了要表现这个东西好吃外,还要传达每种食物背后蕴含的人类文化的多样性。
不过,从传统媒体到视频网站,新的平台也给陈晓卿带来了新的变化。为了争取年轻的观众,《风味人间》在拍之前就做了观众画像。播出时,也会根据播放数据和弹幕调整下期内容,为此他们将创作的过程推迟到了节目播出之前。
而在创作态度上,陈晓卿认为,做商业纪录片的态度是非常谦恭的,这需要创作者克服高傲感。
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?靠炒作就能让一个片子火吗?陈晓卿并不这么认为,在他看来,互联网对优秀纪录片的需求是非常大的,好的片子找都找不到。
张同道则认为,国产纪录片的未来,一定是在新媒体上。而从电影、电视到新媒体,变的是传播形式,不变的是核心内容。(完)
国产纪录片的“冰与火”:爆款票房高,多数不卖座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
【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】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上午来到嘉峪关关城,察看关隘、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,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。习近平强调,当今世界,人们提起中国,就会想起万里长城;提起中华文明,也会想起万里长城。长城、长江、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。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,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我们的国粹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
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。在赤峰博物馆,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,同古典民族史诗《格萨(斯)尔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。
2019-07-17
-
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才能有“生活”——记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汉中市南郑区七鸭子村位于黎坪镇以西8公里处,这个山沟沟里的小村子只有335户,1008个村民。村子虽小,却在这几年在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这些成绩,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,也与一个人分不开。他就是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2019-05-09
-
民间艺人17年间制作2000多张傩面具
近日,兰州甘肃民间艺人马正德在工作室里展示他制作的傩面具。据马正德介绍,17年间,他共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,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到四大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再到民间传说等,他都要仔细阅读史料,研究民间故事,梳理每个面具的寓意,然后画创作稿,湿木头晾干,再上浆,打磨,上色,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。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用于傩仪、傩舞、傩戏。傩面具种类众多,造型各异,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,然后敷彩上漆,表现出粗犷朴拙、庄典华丽。
2019-05-09
- 2012-04-26
- 2012-04-26
- 2019-08-28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7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