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一期间,甘肃镇原北石窟驿景区接待游客迎来小高峰。 刘杰 摄
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(高展 刘耀刘杰)“北石窟驿景区建筑风格独特,美食种类繁多,让人吃得舒心,玩得开心。”在甘肃省镇原县北石窟驿景区风情水街,来自陕西的周惠一边品尝着当地特色美食一边说。
五一小长假期间,甘肃镇原北石窟驿景区接待游客迎来小高峰,来自庆阳周边地区及陕西、宁夏等多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。亲子游、家庭游、自驾游等旅游方式已成为民众出游首选。
“这是我们一家七口第一次组织的家庭游,景区表演精彩纷呈、游戏挑战项目花样众多,老少皆宜。”来自庆阳市的李忠祥说,他还会推荐给亲朋好友,让他们也前来观光。
景区的繁荣还带动了周边农民有了额外收入,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,农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已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“金饭碗”。
景区5月1日接待游客约六万人,游客络绎不绝。 刘杰 摄
家住太平镇柳咀村的金鑫是一位在景区门口售卖饮料和小吃的商贩,旅游旺季每天收入500多元,此外,他还用大部分土地参与景区入股,参与分红。
金多亮的家也在景区附近,他说:“随着景区建设规模逐步扩大,我把家里原来的旧庄院进行翻新改造,建起了田园农家乐,带动本村10位村民在此就业。现在生活好了,精神头儿也足了,干啥都不觉得累。”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,镇原县依托当地独特的乡土文化、丰富的农业资源、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,全面推进“农村旅游”工程,加快北石窟驿景区、皇后湾景区、潜夫山森林公园、太阳池景区等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,推动益翠园生态农业示范点、特色旅游采摘园、农家乐以及精品民宿建设,打造了一批乡村休闲观光景区。为农闲时节务工的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带动了一大批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致富。(完)
甘肃镇原挖掘特色乡土文化 “催热”农村游富民增收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
【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】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上午来到嘉峪关关城,察看关隘、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,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。习近平强调,当今世界,人们提起中国,就会想起万里长城;提起中华文明,也会想起万里长城。长城、长江、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。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,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我们的国粹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
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。在赤峰博物馆,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,同古典民族史诗《格萨(斯)尔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。
2019-07-17
-
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才能有“生活”——记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汉中市南郑区七鸭子村位于黎坪镇以西8公里处,这个山沟沟里的小村子只有335户,1008个村民。村子虽小,却在这几年在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这些成绩,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,也与一个人分不开。他就是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2019-05-09
-
民间艺人17年间制作2000多张傩面具
近日,兰州甘肃民间艺人马正德在工作室里展示他制作的傩面具。据马正德介绍,17年间,他共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,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到四大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再到民间传说等,他都要仔细阅读史料,研究民间故事,梳理每个面具的寓意,然后画创作稿,湿木头晾干,再上浆,打磨,上色,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。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用于傩仪、傩舞、傩戏。傩面具种类众多,造型各异,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,然后敷彩上漆,表现出粗犷朴拙、庄典华丽。
2019-05-09
- 2012-04-26
- 2012-04-26
- 2019-08-28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7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