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山西艺术节18日在太原开幕,长达45天的艺术节汇集了海内外及中国各地的多种艺术形式,毕加索、齐白石等世界艺术大师作品也将在此间“相遇”。
艺术节以中国著名艺术家张继刚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为有牺牲多壮志——右玉和它的县委书记们》作为开幕剧目,讲述了山西省右玉县19任县委书记植树造林,改善生态环境的的故事。
此次艺术节邀请了海内外优秀舞台剧参演,既有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带来的专场音乐会,也有像天津京剧院的《康熙大帝》、江苏淮剧团的《小镇》、广州市歌舞团的《沙湾往事》等在中国获得文华大奖的经典剧目。
艺术门类众多,也是本次艺术节引入注目的一点。舞台艺术类包含戏曲、歌剧、舞剧、话剧等,其中戏曲类就涵盖了山西传统四大梆子、京剧、豫剧、越剧、淮剧、楚剧、黄梅戏等剧种。此外还有音乐、舞蹈、曲艺、杂技、美术、书法、篆刻、雕塑、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,以及一系列群众文艺活动。
《翰逸神飞——山西画院藏画精品展》已在早些时候开幕,该展展出山西画院从元代至今的藏品136件,吴昌硕、齐白石、张大千等中国近代书画名家作品均为首度公开亮相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。
作为山西艺术节的活动之一,在9月底开幕的“艺术山西”展览中,毕加索、达利、安迪沃霍尔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将首次现身山西,张晓刚、周春芽、于小东等中国内地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在此间亮相。
此外,以1∶1的尺寸摄影复制从北齐到明清的120幅山西壁画也将在山西艺术节期间亮相,以展示山西弥足珍贵的古代壁画。1000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将结合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进行展演,展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就。
首届山西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,是2012年以来山西省举办的规模最大、剧目最多、演出场次最多、参与人数最多的舞台艺术集中展演,共有55台优秀舞台剧(节)目,共计演出104场,预计参与演职人员将达5000人,观众有望达到10万人次,包括开闭幕式、表演类活动、展览类活动、主题性活动4大板块共29项活动。
毕加索“遇见”齐白石 中西方艺术汇聚山西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
【习近平: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】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上午来到嘉峪关关城,察看关隘、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,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弘扬情况介绍。习近平强调,当今世界,人们提起中国,就会想起万里长城;提起中华文明,也会想起万里长城。长城、长江、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。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赴甘肃考察调研,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:保护好我们的国粹
19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、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,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漠敦煌》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,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。他强调,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,保护好我们的国粹。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,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、借鉴、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。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,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,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。他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努力为构建“一带一路”服务。(文字记者:张晓松、朱基钗 摄影记者:鞠鹏、谢环驰)
2019-08-21
-
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
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。在赤峰博物馆,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,同古典民族史诗《格萨(斯)尔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。
2019-07-17
-
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才能有“生活”——记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汉中市南郑区七鸭子村位于黎坪镇以西8公里处,这个山沟沟里的小村子只有335户,1008个村民。村子虽小,却在这几年在村容村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而这些成绩,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各级部门脱贫攻坚的不懈努力,也与一个人分不开。他就是南郑区文化馆馆长王庆和
2019-05-09
-
民间艺人17年间制作2000多张傩面具
近日,兰州甘肃民间艺人马正德在工作室里展示他制作的傩面具。据马正德介绍,17年间,他共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,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到四大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再到民间传说等,他都要仔细阅读史料,研究民间故事,梳理每个面具的寓意,然后画创作稿,湿木头晾干,再上浆,打磨,上色,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要求。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用于傩仪、傩舞、傩戏。傩面具种类众多,造型各异,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,然后敷彩上漆,表现出粗犷朴拙、庄典华丽。
2019-05-09
- 2012-04-26
- 2012-04-26
- 2019-08-28
- 2019-08-21
- 2019-08-21
- 2019-07-23